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,要坚定人才强国战略,将人才视为实现民族振兴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,作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,长沙经开区更是高度重视、主动服务。
11月15日,长沙经开区邀请长沙市委组织部刘怀彧、余万贤,市人社局周学林,市外国专家局朱文敏等6位专家讲授党的十九大关于人才工作的论述,并系统全面地解读“长沙人才新政22条”实施细则。
培训会议当天,园区企业学习热情高涨,尽管冬雨绵绵,本来九点半开始的培训,清晨八点多一点就陆续有人到场,不到九点,能容纳480多人的会场就基本坐满。其中,三一集团、远大集团、中联工起、万容科技等企业都是人力副总亲自带队参会。
一直以来,长沙都高度重视人才工作,先后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。今年,长沙“人才新政22条”及配套细则(办法)相继出台,形成了“1+5+27”的长沙人才政策体系,体现了立说立行的“长沙速度”和求才若渴的“长沙诚意”,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。据了解,仅今年8月人才新政正式落地以来,长沙经开区已先后引进各类人才205人,申请认定ABCD四类高层次人才120人,高层次申报数量占全市申报人数的30%。
“我们对人才的需求很大,希望能借助长沙经开区以及市里面的政策,能够吸引、留住更多人才,能够让吸引过来的人才,充分享受人才新政。”罗伯特博世电机(中国)有限公司副总裁庞晶宇听了专家的解读后激动的说。
“根据长沙市人才新政出台的步骤,长沙经开区通过各种方式逐步在解读,为我们园区的企业,提供了很好的服务。”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谢娟萍说,下一步,我们将用透用好政策,来服务中联的发展。
为推动市人才新政的发酵发芽,除3次邀请市人才办领导来区开展政策培训会,我区在政策落实方面还不断创新举措,一是精心打造宣传队伍,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。深入落实市“双百进”活动,让政策在区内22家大型企业同步宣传,并组建了一支来自园区规模企业的22人政策讲解员队伍,为广大企业人才提供最全面、最精准、最贴心的服务。二是创新转变宣传方式,主动上门送读政策。组建了园区政策服务小分队,通过上门走访重点企业及“双创”基地,在企业门口、食堂、宿舍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政策资料及申报事项,让各类人才在公司内申报享受,实现在自家公司门口享读政策。三是深入推行“筑匠计划”,着力培育星沙工匠。11月10日举办了2017年经开区第二期技能提升班,来自区内37家单位的570多名技能人才参加学习培训。四是开展“企业校园行”招聘活动。我区坚持做好毕业生引进工作,今年来,区人才中心已组织700多家次企业到31家院校开展举办了招聘活动,成功引进各类优秀毕业生近4000人。